我校举办全国及部分省市教学竞赛获奖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
作者: 管理员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7-12-15 |
12月14日,由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务处组织举办的全国及部分省市教学竞赛获奖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在第五会议室举行。活动开始前,王志副校长会见了刘畅、孙金煜、郭筠三位获奖教师,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表示热烈欢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晓霞主持了活动。 活动中,获奖教师分别进行了二十分钟课堂教学展示,然后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讲述了对教学工作的理解、教学理念,分享了参加教学比赛的经验,与现场教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她们的教学展示各有特色,精彩的授课和经验分享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刘畅所做的教学展示片段是《病原生物学》课程中的“幽门螺杆菌”。随后,刘畅老师做了题目为“从上好一节课到上好一门课”的教学讲座。她认为,上好一门课,要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应融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追求和学术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术深度,与学科发展紧密相连。刘老师还分享了参加教学比赛的细节经验,包括思考题的设置、板书设计、PPT制作、语言教态、课堂组织、如何提问、使用教具等现场授课的技巧。 下午,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孙金煜展示的教学片段是《电子信息材料》课程中的“压敏陶瓷”,随后分享了“做一节好课”的教学心得。孙金煜老师讲到,作为教师,要有上好一节课的愿望,并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充满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场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课堂中应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注意知识结构的升华以及重点难点的体现。另外,孙老师还示范分享了参加教学比赛时的衣着、教态、语言、教具的使用等经验。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郭筠展示的教学片段是《阿拉伯语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其幽默风趣的开场,优美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时政与文化的结合,给现场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郭老师还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时的心路历程。 现场的老师积极发言,给获奖教师们热情点赞,纷纷表示三位优秀教师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深受启发、获益颇丰,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各位获奖教师为榜样,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思维,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刘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 孙金煜,物理光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曾获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二等奖、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训基地邀请赛一等奖、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编《材料物理》教材一本,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功能材料。 郭筠,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阿拉伯语系系主任。曾获浙江省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承担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个、浙江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个。制作《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概论》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文化、地理与历史,目前主持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基金1项,省厅级项目4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论文被CSSCI收录,出版专著1部。 相关链接:http://www.ujn.edu.cn/index.php/article/26790/cid/4 |
» 上一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中心培训项目主任来访 |
» 下一篇:关于举办全国及部分省市教学竞赛获奖教师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